主页 > 新闻动态 > 官方发布 >
新闻

科技七堂课 从8岁到80岁都爱听

2019-08-19 13:52|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作者:曹玲娟、房敏婕|

       艰深难懂的科学,如何变得让男女老少都听得懂、听得进去,更接地气?在“2019上海书展”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举办的“壮丽70年 科技七堂课”用7天、七堂课、七位学者科学家,把当前科技热点,如3D金属打印、大飞机、深海探索等7个主题以“现场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现场观众带进了充满奥妙的科学世界,每一堂课的“临时教室”都挤满“学生”,从8岁到80岁,课堂气氛之热烈比盛夏的上海还热。
 
大飞机出版工程
 
       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的胡先生今年76岁,他在书展宣传折页上看到上海交大出版社“科技七堂课”的活动,生怕自己错过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提前3小时就来到活动现场等待。胡先生说,3D打印是先进的新技术,交大出版社出的科技类书籍他看过不少,很权威;尽管早已退休,但他依然想继续学习、给自己多充充电。来自浦东新区的章宇翔小朋友开学即将上四年级,他跟妈妈来到现场,占到了前排的好位置。“我从成龙的电影《十二生肖》里知道3D打印,今天想来弄明白它究竟有多神奇!”
 
国家重点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李铸国(右)在讲课
 
       “只要你想得到,3D打印就能做到!”首场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主任、国家重点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李铸国主讲。尽管长期从事激光成形制造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李铸国却说有点紧张,因为“头一次在一堂课上面对年龄差这么巨大的学生,很有挑战。”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金属3D打印的基本知识,还带来了3D打印的各种配件,告诉大家大到房子,小到骨头,3D打印都能做到,而世界上第一个植入人体的3D接触的髋关节,至今已经在患者体内工作十多年了,是在意大利完成的。
 
       在题为“大客机的适航与安全”的讲座上,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主任顾新把千万道工序、数以浓缩在6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解读了一款新型的大飞机是如何获得“准生证”的?试飞员是如何跨越三大洲两大洋、经停10个国家18个机场、环球三万公里,才完成惊险的结冰试飞工作。大飞机飞上蓝天后,它的持续安全又是如何不容松懈、扣人心弦。
 
       在题为“探秘深海极限”的讲座上,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总经理助理石路从深海探秘装备为出发点,为大家揭秘了诸多深海探索中有趣的故事。石老师用视频的方式为大家还原了2018年我国科学家使用自主研发的两台4500米作业级——“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北部陆坡西部的“海马冷泉”开展联合科考时现场的情形,还为本次活动专程带来了深海载人潜水器模拟VR操作系统,并邀请现场观众上台体验,让现场观众兴奋不已。
 
       “科技利刃,国之重器”这八个字,如果你之前没能理解,那么,在听了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庆桥带来的“科技重塑中国”这一课后,一定能领悟。黄老师以妙趣横生的语言揭开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科技崛起的密码,揭示了中国发展与中国科技发展互为因果的过程,剖析了当代中国“科技强国”之路所遭遇的战略决策与技术攻克等问题。
 
       “从成果到转化,路有多远?”“生物科技与人类健康”“蕴藏惊人健康价值的神奇物种——不老莓”“善于表达的科学家是怎样练成的?”四堂课分别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沿革、成就、生物学角度等方面带大家深入了解科学、走进科学家。
 
       “做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为了让高端的前沿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学术出版既能顶天又能立地,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科技七堂课’,专家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邀请,一起尝试书展面对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科技分社常务副社长钱方针告诉记者,在书展7天里,“科技七堂课”不仅仅是为现场读者带来了很多前沿的科技热点解析,同时根据自身的求学和科研经验,为大家揭示了科技发展规律以及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探索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大家领悟到科学路上的不易和科学家的初心。
 
       据钱方针介绍,上海交大出版社紧扣国家战略,依托交大深厚的学术资源 ,以国之重器为特色,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能源与环境、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等科技出版领域策划出版“大飞机出版工程”“海洋强国出版工程”“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脑计划出版工程”“精准医学出版工程”等大型科技丛书,服务国家和行业发展。虽然“2019上海书展”接近尾声,但“科技七堂课”没有结束,它为更多人打开了科学的一扇窗。未来,上海交大出版社将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