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官方发布 >
新闻

2019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闭幕,书香仍在继续

2019-08-20 16:03|来源:未知|作者:administrator|

       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上海书展于8月14日开幕,今晚将在上海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今年书展总体顺利有序。全场图书品种、销售额和阅读活动量均较往年有明显增长。布展期遭遇台风,布展团队与台风抢速度拼效率,保证了书展的顺利开幕;书展期间,高温和雷雨都挡不住爱书人的脚步,绵延有序的读者队伍成为书香城市、文明上海一道最美的风景;朋友圈的刷屏、微信推文的刷新,微博话题度的攀升,上海书展在“报、网、端、微、屏”的全媒体传播,生动诠释了市民读者的阅读热情和文化追求。书展主会场入场观众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市100余个分会场人流如织,线上分会场参与度爆棚,形成了“申城无处不书香”的浓郁氛围。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市委书记李强考察书展主会场,察看并询问了主题图书展示、编辑出版和阅读活动情况、了解群众购书阅读体验,对上海书展多年来充分发挥促进全民阅读、增强文化底蕴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这对主办方在新的起点上办好上海书展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今年书展以培根铸魂的阅读文化建设者、服务者和引领者为使命,努力提升图书品质、丰富阅读活动、完善现场服务管理,努力把书展办得更有声势、更有参与度、更有影响力,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全力作出更大贡献。
 
       一、有高度,以主题出版奏出时代强音
 
       上海书展是弘扬主流价值、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正值今年上海书展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海书展坚守“举旗帜、兴文化”使命任务的初心,集中展示展销一大批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新中国建立70年来伟大实践和成就的精品力作,以主题出版展现时代精神,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和践行载体。
 
       主题出版是出版工作服务大局、助力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主题馆,通过“新中国70周年、书本、风帆”元素组合,吹响“时代的号角”,展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种著述和一带一路等主题出版物百余种,成为读者热衷的书香留影地;为庆祝《辞海》第七版面世特设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辞书成就展”吸引众多读者留恋品读;主题图书展销馆汇集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习时代楷模,致敬时代楷模”等主题图书等2000余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读懂红船精神》等主题书吸引了众多读者的询问购买,有些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主题书的抢手证明,讲好中国故事,主题书也是畅销书。
 
       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下召开的2019主题出版论坛,总结了近两年主题出版的发展经验,并分析探讨如何顺应新时代新要求、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做好主题出版。
 
       备受读者喜爱的“社科精品馆”今年继续升级扩容,展销运用大数据库精选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长三角、科技创新等13个品类近万种社科精品新书;“科技创新”图书专区推出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引领技术最新图书尤其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向大师致敬”图书专区,为读者精选巴尔扎克、海明威、郭小川、老舍等10余位已故文化大师的经典作品近200种,成为广大读者致敬经典致敬阅读的首选地。
 
       每日中午准时亮相中心活动区的“致敬七楷模”讲读会,围绕邹碧华、吕建江、于漪、钟扬、南仁东、阿索拉毅、俞复玲等七位时代楷模传记图书,与读者分享、学习和互动楷模的事迹、时代的精神,感染感动了现场的读者。
 
       书展期间,《战上海》《中国寻路者》《上海相册:70年70个瞬间》《铁心力量》《日月新天——上海解放亲历者说》《情迁淮海路:致敬新中国70华诞》《1949上海解放日志》《我和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歌曲精选》等一批优秀图书在书展热销。8月19日,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在京揭晓,《战上海》获特别奖。书展期间《战上海》推出有声书并网络直播,上海人民出版社“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首次亮相。
 
       二、有广度,以专业平台聚力服务全国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是上海书展始终坚守的办展理念。今年,全国500余家出版单位齐聚上海书展,参展的图书品种达16万种,一大批新书好书在上海书展首发,彰显了“首发机制”的平台引领效应。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指导的“中国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暨长三角民营书店座谈会”,聚集全国发行界领军人物,共话回暖之后实体书店如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局长刘晓凯提出实体书店“一个中心”、“两个维度”、“三个环节”、“四个基础”、“五个强化”的发展策略,在全国业界反响热烈。
 
       今年书展继续联合16个区,推动“一区一特色”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品牌建设,共组织各区书香悦读季活动260余场,使市民读者可以近距离感受书香魅力;继续将实体书店、图书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阅读文化空间纳入书展分会场体系,设立100多个遍布城乡的实体分会场。随着实体书店受欢迎程度的提升,高品质阅读文化活动逐步向分会场集中。书展期间开业的朵云书院上海中心店、中版书房成为网红打卡地,推出了众多精品活动。
 
       今年书展通过农家书屋分会场,首次举办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样书展和农民自主选书活动,让农民成为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的主角,在探索全国农家书屋“百姓点单”服务模式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今年上海书展走出上海,走向全国,首次实现实体分会场“走出去”,依托钟书阁、西西弗、言几又、上海三联书店等品牌连锁实体书店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国26个省市的中心城市的约50家门店,设立书展分会场。上海书展推荐的100种沪版精品图书在分会场做专区展销,进一步延展上海书展辐射半径、强化全国影响力,同时把书香中国和上海推荐,传递给26个省市中爱阅读、爱生活的读者。
 
       作为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出版界的文化大平台,今年书展继续推动长三角出版界合作机制取得积极成果。依托“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推出的“名家七讲下江南”活动,以江南文化为主题,读者听众覆盖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长三角一体化出版发展战略合作项目《江南文化研究丛书》在书展期间首发;书展特设的长三角出版精品专区,浙江、江苏展馆以及来自江浙的实体书店大众书局、先锋书店、博库书城、晓风书屋展区,都吸引了不少上海市民读者的驻足停留。江苏文艺的《半小时漫画唐诗》,浙江文艺的《南方》《北方》等图书受到读者热捧。
 
       “主宾省”四川展团展现了出版川军的深厚实力,《红船精神》《打铁必须自身硬》《道路与选择》《大国扶贫》等图书广受关注,《寻绣记》《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王蒙陪读<红楼梦>》等社科类图书和相关阅读活动现场火爆。
 
       中共市委宣传部和杨浦区人民政府日前正式签订协议,在杨浦滨江共同建设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这标志着市级重大文化项目落地杨浦,同时将填补我们国家没有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的空白。上海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发源地和红色出版的重要基地,历史资源丰富,建成后的博物馆将成为杨浦滨江段的文化地标和亮点,成为全国出版展示、文献研究、公众教育的基地。这座博物馆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为党的100年献礼。
 
       三、有态度,以优质资源引领全民阅读
 
       经过16年的积淀,上海书展更加坚持引领有品质、有价值的阅读态度,更加注重传递思想、文化、学术“最有价值的声音”。
 
       展会期间,《江山胜迹》《大国坚守》《点亮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阅读上海100胜》《新中国红色诗歌大典(1949—2019)》《中国历代服饰文物图典》《中国文学课》《大江奔流》《四极日记》和“九说中国”丛书、“独角兽·人工智能”丛书、“新时代东方书系”、“藏在名画里的中国 ”等一大批重量级新书借助上海书展平台成功首发,受到读者热烈追捧,成为引领阅读风尚和书业发展的“风向标”。
 
       一系列高品质、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如“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上海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学术出版上海论坛、“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坛等,以文学、艺术、学术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让读者零距离分享到精神文化最新动态。今年创新推出的10个“七系列”聚焦时代主题、聚焦文化传承、聚焦科技创新,以70场分主题、分区块的高品质活动为统领,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受读者欢迎。
 
       备受读者关注的“书香中国”阅读论坛,聚焦“奋斗者·新时代”主题,近800名观众来到现场聆听著名作家阿来、春秋集团董事长王正华、知名演员胡歌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奋斗历程与内心感悟,现场读者很受鼓舞。有听众表示“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奋斗者,将祖国的故事传播给更多的人。”
 
       四、有跨度,以国际交融连通中外文化
 
       对标国际,从区域性到全球化,上海书展塑造着跨文化跨界交流的大出版产业平台。
 
       与书展同期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以“家园”为主题,,吸引了大批海内外著名作家积极参与,为推进跨文化深度交流提供了平台,为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拿大插画家约翰·豪, 日本作家角田光代、平野启一郎,挪威作家罗伊·雅各布森,土耳其女作家艾丽芙·沙法克,中国作家孙颙、叶兆言、刘亮程、宁肯、马原等在内的30余位海内外作家,参与文学论坛、讲座、新书首发、作品朗读、签售会等50余场活动,与同行和读者进行深入的交流。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上海书展也努力构建跨界交融的新格局。约翰·豪作品首度来华的展览“中洲旅人——约翰·豪艺术展”书展前开幕;明珠美术馆携手巴黎博物馆联盟举办的“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大型展览和法国文学大家作品专题书展吸引了大量文学艺术爱好者;上海译文出版社《夏洛的网》《挪威的森林》《聊天记录》三本书展主打书为概念的艺术装置吸引了市民的参与;“世界最美的书”设计艺术展,令无数读者驻足品鉴。
 
       五、有温度,以优质服务打造书香文化
 
       做有温度的书展,为广大读者提供贴心优质服务,始终是上海书展的初心所在。
 
       今年书展更加注重内容服务。读者对环境与阅读体验的新需求,推动更多参展机构对参展图书和活动进行“筛选”,让读者不仅看到畅销书,也能更多遇见专家与出版人推荐的、经典有价值的小众图书,从而提升阅读的品质。“七天七堂课”国学讲座,仍旧推出人性化举措,邀请手语专家现场进行手语翻译,并通过网络实时直播,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回顾活动内容。
 
       安全保障方面,书展把安全放在首位,精心部署安保措施,有效应对大客流,特别对重点部位、热点活动的人流拥挤进行及时疏导,保证了展会安全有序。应对恶劣天气,组委会快速作出部署,加固阳光篷,在入口铺设防滑毯等。8月18日,突降暴雨,为方便读者有序离场,志愿者在各出口处为读者发放一次性雨披,半小时就发出8000余套,让读者倍感温馨。
 
       现场服务方面,今年继续推出七天夜场,并适当优化重量级嘉宾活动在日场、夜场的安排分布;在场外读者排队购票区域设置喷雾降温装置,搭建凉篷;开发运用上海书展官网、微博、微信小程序和各类媒体,及时提供信息服务;“上海书展云会场”功能更加丰富完备,以内容服务为核心、以数字化为手段的喜马拉雅、阅文等线上分会场,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逛展购书渠道;手机端微信小程序,统一发布活动信息,方便读者查询,并通过后台连接线上平台,直接下单购买;垃圾分类设施和人性化服务,营造了清洁有序的展场环境;
 
       此外,快递寄书、法律咨询、投诉接待等上海书展多年坚持的服务项目,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精细服务。书展期间,快递寄书次数总计近6000件次,瑞金医院每天专门派出2名医务工作者,现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及时有效地救助了一些突发病患。
 
 
       经过16年的精心打造,上海书展的溢出效应已经显现。上海书展的大客流、多首发、高销售、名人效应,已经成为业内年度新品的发布地、文化人士的集聚场所,更推动着餐饮、旅游、交通等相关行业跟着上海书展的步伐共同转型提升。这个溢出效应,既包括传统意义上会展行业1比9的经济收益效应,包括读者花费10元门票进入上海书展现场、带走约140元的图书或文创产品的消费统计,更体现在会展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企业品牌的树立与传播、文化理念的渗透与扩散、城市之间的互动与发展等诸多领域。同时,相比集中式呈现的书展,书店及购物中心的空间更大,可延展性更强,是承接上海书展“溢出效应”的优质“容器”。发挥书展、书店与商场的联动效应,激发文化消费动力,让购物中心成为城市阅读空间的一部分。因此,要进一步扩大上海书展的溢出效应,通过不断优化布局,提升品质和影响力,把上海书展的精彩进一步辐射到全市,乃至全国。
 
 
       市委书记李强考察书展现场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上海书展促进全民阅读、增强文化底蕴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共同打造市民文化客厅,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书香氛围,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贯彻李强书记的指示精神将成为书展组委会今后的努力方向。
 
       上海书展如何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打响上海书展的品牌,保持发展活力与持续性,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坚持品质是不变的追求。上海书展成为中国书业和上海文化的重要品牌,是建立于“品质”之上。图书的品质、阅读的品质是书展成功与否的根基。今后,上海书展还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为读者提供高品质出版物和高质量的阅读活动。
 
       (二)坚持开放是发展的方向。上海书展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今年书展在分会场上做了很好的尝试。今后,还要秉承这一发展战略,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汇聚更多的国内外名社、名家、名作的基础上,适应网络快速发展与大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加大线上的推广,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三)坚持服务为本。更加注重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方便舒适的购书体验,同时更加注重提供阅读内容的服务,如筛选、推荐、导读优质内容,提升读者的阅读品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