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新闻

江利:相遇在书展

2019-08-02 13:19|来源:未知|作者:小雯|


◎ 江 利(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8上海书展恰逢十五周年,看到2018年书展征集各类纪念品的启事,也便随手翻了翻,翻出来一张2005届上海书展的工作证,算是自己手中最早的一件纪念品,其实自己从2004年第一届书展开始,每一届都躬逢盛会,只是少了收集整理的意识,反倒留下遗憾了。好在记忆不会褪色,八月里映衬在展览中心喷水池广场上空的那片湛蓝,总会在脑海里经常浮现。

回顾十五年的书展经历,每年书展的策划、组织、布展、服务、活动各个方面都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不断进步,感人的细节历历在目:感动于在烈日下排着上百米长队等候入场的老人,感动于嘈杂声中席地而坐心无旁骛的孩子,感动于披星戴月最早入场最晚撤场的各路搭建者,感动于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书展各路组织者,感动于不惧高温井然有序的各路粉丝,感动于带病坚持连轴不停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自己作为其中一员,每年都会亲眼目睹,新华和书城的同仁们作为书展的幕后英雄,与八月上海的酷暑相伴,完成数万个图书大包的进场、上架、搬运、撤场,每年书展最后一天踏着凌晨的夜色离开展馆。记得第一届书展,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的展区包括了中央大厅的二楼,数千个大包是大家排成一队、靠双手从一楼搬上二楼。本以为这样吃力的搬运工作可以不再重现,但最近几年,友谊会堂的活动安排得日益密集,还以畅销书的活动居多,同事们仍然要靠人工上下楼梯搬运大包。最近听到好几位同事要去治疗腰椎病的消息,也算是长年积累下来的职业病了。书展组委会和新华传媒连锁公司设立了一些奖项,表彰书展工作中优秀的参与者,但能受到表彰的始终是少数,书展工作者大多数都是无名英雄,也应该向他们致敬致谢。

最近因故把历届上海书展由新华负责的活动汇总表整理了一遍,这些表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书展的影响力增长曲线:2004年的活动数量20多场,其中还有好几场与图书无关,是教育类音像制品的,2008年增加到超过百场,数量最多达到过300多场,活动的场地也从我们最初自己展区的活动区扩大到了展览中心的友谊会堂,友谊会堂从双休日开放逐渐到每天开放,再后来友谊会堂前面会同一时间绵延出四五支队伍,排队之前得打探清楚究竟是哪路人马。我还记得有张照片是2004年第一届书展拍摄的,地点在中央大厅西侧厢房,当时自己正蹲着在为一根广告立架拧紧螺丝。早年的书展不同于现在的专业会展服务,展区搭建、活动区布置都要靠我们自己完成。记得有一届活动场地不够,有场活动安排在了东二馆,会场不提供音响设备,我只能把休息在家的书城企划部同事叫来救场,三个人把笨重的全套音响从东一馆搬到东二馆,还要上下台阶,远超负荷的重量让短短三级台阶变成了天堑。与记忆中的早年书展相比较,书展办展模式逐渐专业化,组委会管理日益精细化,发展至今,书展的空间每年能容纳近千场的文化活动,铸就了书展吸引力的核心。

有一次与前来采访的记者聊天,我反问了她一个问题:现在购买图书的渠道如此便捷,为什么大家还喜欢逛书展呢?记得她沉吟许久,回答因为在书展可以遇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作者。在各类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交流途径不胜枚举,大家仍然选择到书展来遇见,可见在书香四溢的空间里、与心仪的作者相遇这件事情,仍然对读者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我也在上海书展有过两次记忆深刻的偶遇,一次是与本科时教授古典文学的老师,一次是与研究生时的室友,都是在与师友十几年未曾谋面之后的偶遇。与老师相遇是在东一馆的楼上,老师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稍事休息,我正好匆匆走过,被老师一眼认出了我;与室友相遇则是在东一馆外排队的长龙中,室友冻龄般的面容让我一眼就认出了她。每年书展的七天,我还会在匆匆来往于各馆的步履之间,与出版社的新老朋友、与媒体界熟悉的面孔、多年同事同学及好友不断相遇,于我而言书展亦是一场与新老好友相遇的盛宴。

十五年的书展经历满满,篇幅有限,所回忆的内容也只能是吉光片羽,借此篇小文祝贺上海书展十五周年,也希望未来的上海书展更加精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