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新闻

朱震宇:记我和上海书展的故事

2019-08-16 11:18|来源:未知|作者:administrator|

       ◎ 朱震宇(2014上海书展荣誉读者)
 
 
       2004年的暑假,我15岁,是个初二的学生。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微博微信,连空调车和地铁都是稀罕物。我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坐着公交,来到了上海展览中心,第一次走进了上海书展的大门。
 
       第一届的书展,远不及现在这么盛大的场面,场地也只是不大的主馆和旁边小小的序馆。各家出版社的展点也都很朴素,没有华丽的展览和装潢,就像一个一个大书摊一样,简单摆放的书架上放满了书,书架上摆不下的就一摞一摞地堆在地上,书堆旁是汗流浃背的工作人员和没有地方休息却坚持站着看书的读者。并不狭窄的过道里熙熙攘攘挤满了人,我背着书包挤在人流中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环顾四周,满眼都是各家出版社优中选优的好书,平时总是在小小书店流连许久的我如同走进了金山的探险者,恨不能在此安营扎寨,把所有的书都看上一遍。从那一年开始,上海书展成为了我每年夏天雷打不动的去处。
 
       2005年夏天,“麦莎”袭击上海,狂风暴雨中走路都走不稳。我穿着雨衣,坐着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公交,举步维艰地赶到了书展。虽然最后头发上都能滴出水来,雨衣下的衣裤都湿透了,但是那一天拿到的余华老师签售的新书《兄弟》,让我兴奋了一整个暑假。
 
       2006年,当年最火热的“学术超男”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上)在书展签售。那一次的签售队伍应该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长的一个。我从上午9点开始,就站在了中央大厅通向二楼的台阶上,眼看着队伍从一楼排到二楼,再从二楼拐个弯回到一楼,数不清的热心读者就这样不吃不喝地等着易老师的出现。那天我是下午一点才终于拿到了易老师的签名,那种狂热的心情就宛如追星族一般,恨不得抱着书入眠。
 
       2007年,上海书展搬到上海世贸商城,变成了整整四层楼却还是人山人海。书展开了夜场,不用再顶着烈日酷暑赶时间,工作繁忙的人也可以在下班后来书展逛逛。那一年我坐在于丹和易中天的讲座现场,听着两位的妙语连珠和针锋相对,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一年一度的书展已经不仅仅是买书看书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作家、文人会选择在这里和大众进行更直接的交流。
 
       2008年,我考入了大学。书展上摆出了连环画展区。坐在小条凳上随手翻起“小人书”,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弄堂口乘风凉的日子。我在外文原版小说区买到了人生第一本原版小说——狄更斯的《艰难时世》。
 
       2009年,上海书展又回到了上海展览中心,场地大了一大圈,参展的出版社也多了很多。那一年我见到了英国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感觉书展的级别真的是越来越高,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2010年,上海的世博年,数码浪潮袭来。这一年书展上出现了电纸书的身影。那时候的电纸书很贵,动辄上千,我当时觉得这东西这么贵,当然还是买纸质书好啊。没想到如今电纸书的发展真的已经开始冲击传统出版业,我自己也买了个kindle,在上下班路上利用碎片时间阅读。
 
       2011年,书展上摆出了微博大屏幕,自媒体时代的潮流汹涌而至。身边很多朋友通过新浪微博第一次知道了上海书展,书展里的新浪直播间也第一次让书展外的读者能与各路作家近距离接触。那一年我也配置了智能手机,一边逛书展,一边与朋友分享现场的收获,一边在微博上与现场素不相识的书友互动。微博时代的书展,强大的互动性让我知道读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体验,更可以分享与传递。
 
       2012年,我本科毕业,选择了留校读研。这一年的书展,出现了很多电视电影上的明星,孙俪、曹可凡、程雷、林海,这些以往出现在影像上的明星也来到了书展现场。影像式阅读似乎成了那一年的热门话题。但就如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在那一年的讲座中说的,再发达的影像也不会削弱人们对文学的渴望。
 
       2013年,与上海书展一起进入读者视野的是上海的实体书店。那一年,上海书展辟出了实体书店展区,钟书阁、渡口书店等等,有些是我经常在那里独坐一天消磨时光的老店家,有些是我慕名已久但未曾一睹真容的口碑店,都在书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备受冲击接连倒闭的实体书店在这一年终于获得了大众的关注,也让我们这些爱在书店看书、买书的读者大大松了一口气。
 
       2014年,我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为了珍惜最后一个可以在工作日逛书展的机会,这一届的书展我去了足足三次,每一次都是待到夜场结束。每一家出版社我都会驻足停留,翻一翻书,听一听介绍。这一年,微信又取代了微博成为书展的主角,扫二维码,加公众号,越来越方便的信息传递方式让书展不仅仅是上海展览中心这一块场地,而是随着移动网络无线延伸,进入每个人的手机,每个人的生活。
 
       2015年后,我踏上了工作岗位。虽然日渐繁重的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是书展依然是我放不下的一个情结。夜场,成为了逛书展的第一选择。结束了繁忙的工作后,去书展上逛一逛夜场,暂时抛开工作上的烦心事,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压力和疲倦都会随着书页的翻动而消失。逛夜场书展,成为了我每个夏天最向往的放松方式。而让我惊喜的是,这几年夜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热闹。除了工作族以外,也有为了避开炎炎夏日特意选择夜场的读者。书展也相应推出了很多夜场活动,很多著名作家的签售座谈也被放到了夜场,出版社也会在夜场打折出售书籍,让夜场的读者也能逛得尽兴。夜晚的上海,除了璀璨霓虹,更有书香飘动。
 
       2018年,上海书展已经办到了第十五届,我也从一个初中生,一路念完了大学,读完了硕士,踏上了工作岗位。回顾这十五年来参加书展的经历,真的是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可以说,上海书展一路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也见证着上海书展的一路发展。从最早的自带干粮到如今有了固定的休息区和饮食区;从拎着马夹袋买书到有了小推车和快递服务;从报纸、广播上的小广告到如今新媒体的全方位宣传。上海书展一直伴随着这个时代、这座城市及这座城里的每一个人一起进步着。如今的上海书展,有了全覆盖的wifi,有了便民的手机充电站,有了多媒体多样化的展览,各家出版社的展位也是争奇斗艳大放异彩,出席书展的嘉宾中也多了世界级大师的身影。唯一不变的是上海书展这些忠实读者的热情。2014年,我很荣幸的获得了上海书展“荣誉读者”的奖励,很多朋友说我运气好,但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上海书展对我及如我一样十几年一直支持着上海书展、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忠实读者的一份肯定和回馈,我只是作为这万千读者中小小的一员,万分有幸地得到了这份殊荣。
 
       在传统书报业受到不断冲击的互联网时代,每年上海书展的盛况都会让爱书的人们倍受鼓舞。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书籍,作为人类知识、文化的一种最经典的传承方式,永远不会衰落。虽然进入岗位以后,繁忙的工作经常让我疲惫不堪,但是我依然会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读书,已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毫不做作。我相信,一定有无数的人像我一样,早已把阅读融入了生活。对于我们这些人而言,上海书展俨然就是一场值得狂欢的盛会,我们在这里交流思想,分享喜悦,不仅仅是对书的热爱,更是读书背后的故事和生活。上海书展是我们共同的庆典,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上海书展的荣誉读者!
 
       “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衷心地希望上海书展越办越好,圆满成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