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动态 > 出版社(参展单位)推荐与交流 >
新闻

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的传承和守望 ——乐黛云解读汤一介《我们三代人》

2016-08-26 13:01|来源:大百科社|


 
8月23日上午,“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的传承和守望——乐黛云解读《我们三代人》”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心活动区举办。中国比较文学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已故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的夫人乐黛云,围绕《我们三代人》一书,向读者分享了汤家三代知识分子的故事。
 

 
汤一介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北京什刹海书院创院院长。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参加“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活动时,专程拜访了汤一介先生,同他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们三代人》一书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经整理后首次出版(《我们三代人》,汤一介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书以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祖父、父亲,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用42万赤诚文字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
 
汤一介先生的父亲汤用彤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作者细致地回顾了父亲的人品、操守、个性,以及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问成就。汤一介以纪实的笔法全面介绍了他的父亲、一代国学大师汤用彤与胡适、钱穆、熊十力、吴宓、傅斯年等人的交往,并客观讲述了汤用彤晚年的思想变化,而不为尊者讳。
 
对于自己,汤一介更以力持客观、自我解剖的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生涯,将一生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等完整地呈现出来。
 
汤先生自我剖析,秉笔直书,直面问题,首次用一万多字的篇幅讲述“梁效”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回避自己的责任。在书中他还披露了创办中国私立大学的梦想。汤一介生前一直想把中国文化书院办成一所综合性的私立大学,书中全面介绍了他担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期间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梦想难以实现的遗憾。另外,书中还完整呈现汤氏家训的原始手迹。汤氏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出自汤一介祖父汤霖的《颐园老人生日讌游图自序》中,汤家三代人恪守家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了很多贡献。
 
《我们三代人》的序言是由乐黛云先生亲自写就,她感慨谈到:“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真诚的对祖国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作为在他身边共同生活了六十三年的伴侣,我可以对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作忠实的见证。”
乐黛云先生总结道:“这书的价值在于真实记录它是汤一介同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态史、知识分子交往史。”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星云大师、饶宗颐一致推崇,楼宇烈、成中英、钱逊、于丹、王博等知名专家学者的联袂推荐!星云大师评价说:“汤教授常年致力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一生秉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家训,创办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传统文化热潮,以八十高龄执掌《儒藏》整理工程,他毕生淡泊名利,热心文化教育,为这国家社会注入清流典范。”楼宇烈表示:“汤先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的事业中去。他担当主持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文化书院,中国文化书院,可以说团结了当时很多还健在的老一辈的学者,应该说在八十年代是起了相当大的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于丹评论,“汤先生在《我们三代人》里面,写自己的时候,专门写到了我能信仰什么,这是人人都该问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今天找不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学术著作分社社长郭银星透露,“2014年汤一介先生生前开创的,以结合儒释道三家之力传承中国文化为宗旨的什刹海书院,秉承先生遗志,开启了编撰《什刹海书院导师口述史丛书》的重大学术工程。这是先生在世时即与书院领导共同策划的一项重点工作。先生离世后,这项工作陆续展开。2015年,继爱新觉罗•启骧先生口述史出版之后,汤一介的《我们三代人》的出版随即提上日程,现在终于出版。不难想见,《我们三代人》这部中国读书人的百年缩影,其历史价值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其学术价值也定会随着一代代学人的深入体会而不断放大。”
 
活动得到了凤凰网读书会的支持,将首次采取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让更多无法来到现场的读者,也能观看到分享会。

 
  • 分享到: